本学期为贯彻《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精神,注重发挥教与学两个积极性,形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共同发挥作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探索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学法、懂法、尊法、用法、守法,提高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律意识。


    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思想政治教研室组织由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法学教师牵头其他教师积极参与的集体备课,根据2015版新修订教材内容形成法治教育课件,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提升了课堂普法教育质量。


    布置课后实践作业,以宿舍为单位开展普法微视频录制。学生积极参与,利用课余时间将发生在身边的不守法以及遇到的不法侵害等事实进行改编拍摄,课上播放讲解,每一个微视频就是一个普法小故事,如内容涉及随意扫二维码造成个人信息泄露、随便让陌生人进入宿舍推销商品造成财物损失、贪图便宜购买“三无”商品受骗以及如何维权、宿舍防盗等等,通过该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的小组利用新技术进行后期制作,收到了良好的普法教育效果。

 
    组织辩论赛。如组织开展“情大于法,法大于情”“依法治国还是以德治国”为辩题的法律辩论赛。学生们在准备、参与辩论赛的过程中系统学习了辩论赛的规则,搜集了与辩题相关的辩论素材,队员之间互相配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拓宽了法律知识面和视野。 


    开展演讲比赛。如开展“学法懂法,争做遵纪守法的大学生”演讲比赛,通过演讲使学生明确在法治国家、法治社会、法治政府一体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做一个知法、懂法、尊法、守法的好公民,最终形成对法律的信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视频播放“以案说法”。通过搜集典型视频案例,让学生亲自查找有关法律并进行法条链接,视频播放完后请学生进行分析点评,谈收获,以及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从而学法用法,提高了法律意识。


    同时根据学生自身实际,如何提高防范意识,使学生免受不法伤害,采用真实案例宣传,如大学生暑期打工产生的法律纠纷、女大学生乘坐非法营运车辆被绑架、大学生恋爱情感问题导致犯罪、大学生网贷导致跳楼自杀等等,从而使大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