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数学》项目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经济数学》课程是我院经管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经济数学教学应突出其经济特色,除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以外,应着重培养他们用数学原理和方法消化吸收经济概念和经济原理的能力,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实现这个目标。数学教研室老师根据对项目化教学的初步探索和实践,将《经济数学》的项目化教学组织实施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分析筛选可以用于项目教学的教学内容,该内容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而且它的难易应该适合当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他们所拥有的数学基础。所以教师应与学生共同商讨“项目”的题目,通过学生讨论对此项目的看法和项目内涵的理解,更好地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对此项目进行研究的可行性。
第二阶段是根据学生个体优势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配组合,同时选出组内负责人,并布置他们将该教学项目的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为了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项目设计的意图,老师还应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项目资料,以帮助学生有目的、有准备的进行调查和收集信息,并且在学生搜集调查活动中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第三阶段是对项目的内容进行充分的挖掘、分析、归纳,有层次地推理演绎,充分展示数学思维过程,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逻辑过程。
第四阶段是要有明确而具体的学习成果,该成果要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学生不仅要运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而且还应该有运用新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呈现。
第五阶段是学习结束时,要有一堂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项目成果评价的课程,也就是一次项目活动总结会,教师针对学生交上来的学习成果,让他们有目的地展示并总结自己在该项目活动中的斩获,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成果。教师及时分析评判项目成果的闪光点和优点,并加以肯定和鼓励,对于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措施。 项目化教学活动,不仅使学生们对自己所学的知识及技能有更深刻理解、认识和掌握,而且为他们今后更好地解决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组内成员的互相配合、协作,也让他们学会了如何与别人更好的相处与沟通,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