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高校要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抓好“三项基础性工作”,特别是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方面突出强调:“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考虑大学师资队伍的素质要求、人员构成、培训体系等”[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的使命责任、基本素质、实践路径、评价标准等进行了深刻阐述,是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明确提出成为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要具备“四有”“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标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科学把握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要求,造就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和重要指引。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我们充分认识建设一支高素质承担核心课程和灵魂课程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极端重要性,不断探索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规律和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创新思政课建设思路和方法,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业务能力。
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是做好新时代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思政课教师是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知识体系向价值体系转化的实施者,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进课堂”是核心,最终实现“进头脑”。加强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领导,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为深化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此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完善领导管理体制机制,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规格谋划加强思政课建设,先后出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3-2017)《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等系列文件,一系列文件的密集出台看出中央对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的高度重视,高校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安排,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把教师队伍建好”的重要指示,在中央巡视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党委书记、校长和分管校领导切实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建立党委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参与的责任体系,把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纳入高校党建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督导考核,严肃问责追责,从而确保了在人才培养、教科研立项、评优表彰、职务评聘等方面优先支持思政课教师,为队伍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组织保障。
二、构建立体化多形式教育培训体系,提高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能力,打造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立足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培养培训,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明确“做一名好的思政课教师”的要求和标准,成为“四个引路人”,坚持做“四有”好老师,坚持实现“四个相统一”。
(一)开展专题实践研修,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
近几年组织思政课教师赴红色基地开展专题实践研修,如:20179月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赴沂蒙革命老区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通过聆听现场讲解参观图片实物,触摸鲜活的红色故事,感受血与火的红色岁月,深刻把握理解沂蒙精神,感受血浓于水的军民情;2018年“七一”前夕组织思政课教师赴诸城王尽美纪念馆开展实地参观考察,重温入党誓词、悉心感悟“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思考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20187月组织思政课教师赴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开展为期一周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红色实践基地专题研修,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高度专业化的实践研修项目,让老师们身临其境、耳濡目染感知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艰苦奋斗历程、不朽的丰功伟绩和丰富深刻的延安精神,让心灵得到洗礼,内心受到震撼。红色基地实践研修,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教学素材,激发了老师们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外化为教书育人的行动自觉。
(二)开展全员专题式教学培训,把握教材体系,创新教学理念。
20151月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赴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专题式教学培训,聆听王炳林、熊晓琳等我国顶尖思政课专家传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仅使老师们领略了专家们的丰富的知识储备、教学风采和人格魅力,更重要的使老师们把握了如何根据教学对象组织教学,将知识、能力、素质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潜移默化,从而使教学设计的组织和运行达到了思政课教育教学更加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目的,不断增强亲和力、感染力、说服力、针对性、实效性。20185月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2018版教材培训,听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专家讲解教材体系,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框架、丰富内涵、精髓要义,深刻把握教学重点难点,为转化为教学体系并“进头脑”打下基础。
(三)组织开展教研教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开展集体备课,交流思想,碰撞火花,激发灵感,共享资源。通过邀请全省高校十九大精神学习讲师团成员知名教授举办示范课,全体教师参加听课和讨论交流,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按照“‘配方’新颖,‘工艺’精湛,‘包装’时尚”有特色的品牌课要求,以及“有虚有实、有棱有角、有情有义、有滋有味”的根本标准,不断加强和改进自身教学,为把思政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而努力。
(四)参加教学比赛,强化提升教师素质。
积极响应山东省教育工委开展讲课比赛的通知要求,在全体思政课教师中举行初赛,遴选优秀教师参加全省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比赛,训练把握教材能力,提升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转化的掌控能力;通过观摩全国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师微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的视频和教学设计,打造精品课堂,实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水平的整体提升;以赛促教,通过全员参与比赛,激发广大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取长补短,由外部驱动转化为学习的内在需求,这是当前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枢纽。
三、建立和完善符合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职业特点的考核评价制度
20181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师德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创新师德教育,完善师德规范,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2]
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奖惩的首要依据,实行“一票否决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近年来通过师德考核评价制度的实施,激发广大教师以学生为本,立足岗位,率先垂范,敬业奉献,使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成为风气。
构建以大学生学习效果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通过领导督导听课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建立领导督导评教、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各有侧重又相辅相成,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教学评价体系。评价体现鲜明的质量导向和改革导向,体现以思想政治素质为基础、以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思政课教师质量标准,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也保证评教结果的合理运用,建立思政课教师队伍“能进能出”的新机制,从而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8年5月2日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1(12)